24届考研上岸211
感谢@鑫哥的分享
自我介绍
本人物联网 20 级杨武鑫,一战考生,参加 24 考研,备考 11408,准备时间满打满算 9 个月(实际头 2 个月在划水),报考 B 区 211,目前应该是稳进复试吧,以下将自己的考研心路历程分享出来,希望能帮到各位!
基础面板
先说下本人的初始配置,对于高数,平常没学过,就期末考试考前看了个猴博士应付应付过了,线代更离谱,考前一晚找了两个学了的同学,让她们对着历年试卷给我讲一遍,背背套路过了,概率论……我们应该没有概率论这个课吧。
然后是英语,四级考两次过了,六级两次没过,四级听力没戴耳机,两三分钟涂上答题卡就不管了,结果运气炸裂听力蒙了个 160,总分434 过了。
最后是 408,其实我数据结构很菜,就参加过蓝桥杯拿了个破省三,CCPC 全靠队友带,我只提供思路因为我代码写不熟练,其次是操作系统,大三暑假参加了 RT-thread 夏令营,一个国产操作系统公司,上了一周的课,第二周写了个小项目,感兴趣的可以上我b站看看——Qb-灵狐迅捷-bQ,计网和计组零基础。
以上是我低得离谱的面板,但我还是硬着头皮选了 11408。看到这,是不是觉得咱们都差不多,可能我甚至还不如你,所以,不要对自己没自信,不要觉得难学不了。
备考经历
学科选择
备考第一步,选择备考学科。至于我为什么选 11408,首先是我压根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,最后能考个多少的分。
因为 408 可选的学校多,我可以等到 9 月份再根据自己的实力选个靠谱的学校,再不济,408 也可以转自命题,数一可以转数二。
然后是 11408 更好调剂(注意,22408 并不好调剂,即使是高分 22408 也一样),11408 只要有过国家线的实力,还是有书读的。
个人认为风险程度 11408 >> 11自命题 > 22408 >> 22自命题
,越往前容错率越高。
最后,408 是大趋势,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改考 408,我身边就有备考自命题结果那个学校改考 408,自己不得不换专业课的。
备考前期
像当时大部分人一样,我是今年三月份下旬开始买资料备考。
数学方面,我一开始看了一点汤家凤,但觉得不适合自己就转了武忠祥,然后学完一章,做一章例题和学习包(不推荐做学习包,因为没有答案)。这个过程我都是懒懒散散地学,一天 3 到 4 个小时,而且也没任何收获。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 5 月份中旬,而这恰恰是第一波弃考热潮,很多人都感觉学不下去了,特别焦虑,而且我高数基础才刚刚过完数二部分,此时迎来了我的第一个转折点。
我在小红书上找别人的学习包答案的过程中,刷到了一个 23 届的考研学长,他当时在做督学,我添加了他的微信,让他给我做考研规划。我听从了他的建议,换掉了手上的武忠祥高数基础,直接上手李林辅导讲义和 880,停掉了还没学完的高数开始搞线代,同时开始408 第一轮(对,我这个时候连408都没开……)每周汇报学习情况。好巧不巧,刚发力不久就遇到了 2 周的实训和期末考试,从早上到晚,本来就不多的学习时间被压得更紧了(这里吐槽一句物联网的课是真多啊)实训结束后已然邻近暑假,我选择了留校备考,这里是我的第二个转折点。
可以说,我百分之 90 的实力,都是在这个暑假练出来的。我直接住在自习室附近,每天一早 6 点多睁眼就学,学到晚上 12 点,有时甚至到一两点,吃饭的时候就边记单词边吃,曾经偷下的懒必须在这个时候补回来。我在暑假短短的 2 个月,完成了高数下的基础 + 强化、线代强化、概率论基础 + 强化、408的计组强化、操作系统基础 + 强化和计网基础。在这个期间,我直接因为用力过猛导致心率不齐,去看了医生。
备考后期
时间一转眼到了开学,是时候检验学习成果了,我开始每周写一张数一 + 408 模拟卷(这个时候大部分人根本开不了模拟卷,我直接硬着头皮开,因为我还要择校啊!!!)
结果不出所料,心情被现实狠狠击碎,数学写超时了也才五六十的水平,408 七八十的水平,蓝瘦香菇。但那又有什么办法呢,继续学呗,每周订正模拟错题,继续写 880 和辅导讲义,慢慢地,数学提高到七八十,408 提高到八九十,然后又过了一个月,开始报志愿,这一步是整个考研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,如果你对自己的实力没有清晰的认知,无论你是学得好还是不好,也很大概率上不了岸。
而我恰恰就是那个对自己实力没有清晰认知的人,我后面一直以为自己数一和 408 有上 100 的水平,考个 211 不轻轻松松,所以我想报的学校都是河北工业大学,安徽大学这种(嘻嘻,当我走上考场的时候我发现我还是保守了,很多人报的学校比这些都高)。所幸有人提醒,告诉我你这水平报那两个学校只能是擦线水平,50% 概率这一年努力都要打水漂,让我考虑考虑 B 区 211。最后我选了个有 95% 几率上岸的学校。
说实话,自从开学后我的状态,我的热情,已经渐渐地快要被消磨殆尽了,甚至我后面直接每天睡到自然醒才去学习,当然还有一个小原因是选的学校确实有把握。我开始写数学和408真题,每一张都按套卷写,订正,反复做错题,状态最好的是 408,408 真题基本稳定在120 的水平,有时还能上 130,后期李林模拟卷也有上 100 的,我的自信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考场试金
最后就是考试了,网上说的果然没错,真实的临考环境,会狠狠降低人的智商,所以,考前一定要模拟,不然会出大问题,我看身边很多人,到考试了也没模拟一两次,畏惧面对真实的自己。
在这4场考试中,其他我都没啥问题,除了数学,唯有这个我花了最多时间的科目,考了最低的分数(英语和政治是相对,毕竟总分是100)。24 年数学一真的是质变,计算量贼大,重基础概念理解,好几道新颖的题型,考察全面,冷门知识点连续考进一步说明几乎没有什么规律可言,基础稍微薄弱一点考起来和没学的一样。改革后考研数学的难度已经今非昔比了,大家只有平时学得更难,对知识理解得更深入才能有效应对考试。平时学的时候千万不要就记个解答思路,记个公式就当自己过了,你那是背答案,平时要注意数形结合,多角度思考,加大训练量和基础计算能力,特别是线代,就是重理解。
备考总结
除了还没开始的复试以外,整个考研走下来,基本都是一个个做选择的过程,不断地降低风险。
最后,我再提一嘴选科目的问题,如何判断自己适合数一还是数二,可以在学完二重积分之后,马上学解析几何和三重积分部分,如果你真的感觉很难接受甚至听都听不懂,那可以选数二,如果感觉三重积分的方法都能理解,能融会贯通,那么数一是你最好的选择。
对于 408,如果你感觉计组完全无法接受,看见就头大,那可以选自命题。所以说,不是听别人说难就觉得难,一定要自己亲身体会过才可以。更何况你们现在还早的很,学难点又咋了,你现在学的简单,后面有你苦的。
复试结果
先说下本人最终的成绩,我所在专业招生人数除去推免人员是 26 人,进入复试的考生人数 33 人,而我的初试成绩是第 21 名,复试成绩第 3 名,综合第 12 名。在本文中提到的部分方法,我教给了一位和我参加同一场面试的同学,她无任何竞赛,完全小白,加上她的英语优势,最后的面试成绩比我还高。
机试、笔试简述
不同的学校复试有不同的要求,基本上可以分为有机试和无机试。
对于有机试的学校,机试的地位一般是举重若轻的,不过也不用太焦虑,对于目前疲于准备初试的同学来说,12月考完再练完全是来得及的,到时可以去一些常见的刷题网站(比如洛谷、力扣)进行训练。另外有些学校还有内部的OJ平台,可以注意一下你们报考的学校有没有,能借到他们的账号最好。
无机试的话,机试一般会由笔试替代,一般会有对应的参考书,即使没有参考书,408课后习题+教材也足以应对,另外再刷一些网上的题库增加知识面。同时,市面上或多或少也会有一些真题流出,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资源,后面会讲。由于本人报考学校没有机试,就不在此班门弄斧了,下面重点讲一下面试部分。
面试探幽
以我学校为例,面试内容主要包含专业知识考核(40%)、综合能力考核(40%)以及英语应用能力考核(20%)。
以上考核内容虽然看起来很高大上,说人话就是针对你的背景进行提问,如果你没有什么背景,可能进行如下提问:
- 你所学的专业课知识
- 你的毕设项目内容
- 最后考一两个英语口语问题
注意,这里所谓“背景”,就是你以前做过什么项目,参加过什么比赛,看过什么论文,有没有什么个人心得。
即使你没有上述背景,能把专业课问题答好,毕设问题答好,也没有太大问题,不过这是下策,我们还是要尽量去丰富一下自己的背景。
对于项目,特别是深度学习的项目,现在哪个计算机专业的硕士不搞点 AI,你要是能证明你会深度学习,基本上绝大部分老师都能接受你。而证明你会并不难,随便拿个课程设计,或者上CSDN找个能复现的练手项目,代码丢给 Chatgpt(不会的就用国产的AI大模型)让它逐句分析,不会哪里问哪里,搞懂之后这个东西就是你的了。
说白了,面试就是向老师证明你有没有科研能力,而不是把你拿过的各种奖项一个个丢给老师看,老师在意的不是你的结果,而是获得这个结果的过程和学到的知识,即使是没有获奖结果的过程,只要能讲出和上述同样的东西,也是一样的。
对于科研能力,简单来讲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,阅读文献的能力,一定的执行力:
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项目来展示,可以讲在做项目时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去解决的
阅读文献的能力可以通过写一篇某领域的综述来展示
看到这里可能有人问,啊?综述?我来写?没错,即使是屎一样的综述也是综述,因为大概率别人没有,而你有,就足以让人眼前一亮。
怎么写?其实就是选一个领域,比如车联网,然后在知网上把相关的论文下载个二三十篇,这个时候我们伟大的人工智能又派上用场了,打开KIMI,上传一篇论文,让它帮你概括论文内容。对,你甚至不用打开论文,让AI帮你读就行了,上传到它的极限,然后按照论文综述的模板对它进行提问,把答案整合到一块,差不多就完成了。试问,这一套连招谁招架得住?
最后,你只需要把上面的东西以PPT或者简历的形式展示出来,就几乎是一张完美的面试答卷。
注意,有的学校可能不会让你放PPT,也不会让你放简历,但是,见招拆招,懂吧,不管怎样都要通过引导,把自己准备的东西展示出来。
简历和PPT
对于简历和PPT,不加特效,不加无意义的图案,字体统一,在适当的地方加粗,以简约大气为主。
特别是在PPT中,字体要尽可能放大,因为面试你的有不少老头,眼神不好,你要以观看者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PPT。
切忌直接放一大段话,多使用短句,以最短的语言概括最丰富的内容。大段的话是从你口中说出来让别人听的,是你把上面的短句以恰当的连接词,附加一些解释,以一种更简单易懂的语言讲出来,而不是让别人费劲地去看的,不然就演变成你在读PPT。
试想一下,你喜欢上课读PPT的老师吗?你喜欢看那又密又麻又难懂的字吗?
英语
英语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评分标准,我相信每场面试老师都会问你考研英语成绩和过没过四六级,但这玩意儿在考完的那一刻成绩就已经确定了,你就不需要再去费多大心思了。
是的,我刚刚没有提英语自我介绍和英语口语问答,因为这两个压根就不是重点,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口语上,不要担心自己发音标不标准,除非你其他东西都准备得非常好,这不是一个短期可以练到多好的东西,考前一周正常准备一篇自我介绍模板和几种常见问答就行了。
这里给大家算一笔明账,以我所报考的学校以及郑州大学为例(自己的学校按自己的标准算,部分学校口语占比较大,具体情况具体分析),按照评分标准:
- 综合总成绩 = 初试总成绩 × 60% + 复试总成绩 × 40%
- 复试总成绩包括笔试和面试成绩,各占50%
英语属于面试的环节,在 100分 的面试中占 20 分,算入复试总成绩时这 20 分要先乘 50%,算入初试总成绩时还要乘以 40%,最后得到英语占 4 分,你不费吹灰之力拿个及格分,和费尽心机拿到接近满分(实际上不可能),有什么区别吗?
资料搜集
在搜集资料的时候,可以去B站,小红书等平台(评论区)上看看能不能捞到一些直系的学长学姐,他们手上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资料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真题,一杯奶茶钱大概率能换到你想要的东西。
同时注意一些人,他们会拿一些网上一搜一大把的通用面试资料,文件名改一下转手就卖 200 块,最搞笑的是还给你一个账号,登录网站才可以看,这账号还有有效期。
如果有机构或者组织专门做某个学校的复试指导,有闲钱的也可以买他们搜集的真题和题库,但课就算了,这些组织甚至会单独给你编出几本厚厚的书。比如你笔试考计算机网络,他们就把计网的知识点这里抄一点那里抄一点,弄个百来页,然后命名成“XX大学计算机网络宝典”,这玩意儿跟王道有啥区别吗。
总之,要买的话只买题库,其他东西都是通用的上网搜就行了。
到这,我的整个经验分享基本上就结束了,笔者不才,实力有限,本篇经验分享仅代表个人观点,希望大家辩证地看待。
不过应付普通 211 八成是没问题,也祝各位前程似锦!
Q&A
如何看待选择大于努力?
我认为对于考研来说,绝对是选择大于努力。
很多比我厉害的,分数比我高很多的都没书读,是因为他们没努力吗?是他们跟错了老师了吗?还是学习方法没用对?是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啊,是喜欢闭门造车啊,是心比天高啊,是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啊,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啊。
在人生的道路上还是不要太主观,多听听别人的意见,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。